瀝青自動抽提儀在運行過程中,常見故障主要集中在抽提系統(tǒng)、加熱系統(tǒng)、真空系統(tǒng)、控制系統(tǒng)及機械部件等核心模塊,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:
一、抽提不全或抽提效率低
這是最常見的故障之一,直接影響試驗數據準確性??赡茉虬ǎ?/p>
溶劑問題:溶劑用量不足,無法充分浸潤樣品;溶劑純度不夠,含雜質過多影響溶解能力;溶劑循環(huán)不暢,如循環(huán)管路堵塞或泵體效率下降,導致溶劑無法有效流經樣品。
樣品問題:樣品粒徑不符合標準(過大或過?。?,過大則瀝青包裹緊密難以溶解,過小易堵塞濾料;樣品稱量過多,超出儀器單次處理負荷,溶劑無法充分接觸所有樣品。
設備密封性問題:抽濾裝置(如濾杯、濾膜)與儀器接口密封不嚴,或密封圈老化、變形,導致真空度不足,溶劑滲透和過濾速度減慢。
濾料堵塞:濾膜、濾紙或砂芯濾板長期使用后,被樣品殘渣堵塞,過濾阻力增大,抽提液無法順利分離,進而降低抽提效率。
二、溶劑泄漏
不僅造成試劑浪費,還存在安全隱患(溶劑多為易燃品),主要原因有:
密封件老化:儀器各連接部位(如溶劑瓶接口、循環(huán)管路接頭、抽濾杯蓋)的密封圈、墊片因長期接觸溶劑或反復使用而老化、開裂,失去密封作用。
連接松動:管路與接口的連接未擰緊,或長期震動導致接頭松動,尤其在溶劑循環(huán)泵運行時,壓力變化易加劇泄漏。
容器破損:溶劑儲存瓶、抽濾杯等玻璃或塑料容器因碰撞、老化出現裂紋,導致溶劑滲漏。
三、加熱系統(tǒng)故障
加熱功能異常會影響溶劑的溶解能力和揮發(fā)回收效率,常見情況包括:
不加熱:加熱管(如電熱絲、加熱棒)燒毀或斷路,無法產生熱量;溫控器(如熱電偶、溫度傳感器)故障,無法檢測溫度或傳遞信號,導致加熱模塊不啟動;電路接線松動或繼電器損壞,切斷加熱回路供電。
加熱不均或溫度失控:加熱管局部損壞,導致部分區(qū)域無加熱;溫控器校準失效,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過大,或出現 “超溫"“低溫" 停滯現象;散熱風扇故障,儀器內部熱量無法排出,影響溫度調節(jié)精度。
四、真空系統(tǒng)故障
真空系統(tǒng)是保障抽濾和溶劑回收的關鍵,故障多表現為真空度不足或真空泵不工作:
真空泵不啟動:真空泵電機損壞、電源接線故障,或電機保護裝置(如過熱保護)觸發(fā);真空泵與儀器的連接管路脫落或堵塞,導致負載異常。
真空度不足:真空泵磨損老化,抽氣效率下降;真空管路、濾杯或密封件漏氣,無法維持密閉環(huán)境;真空表故障,顯示數值失真(實際真空度正常但顯示偏低);過濾器堵塞,氣體流通阻力增大,影響抽氣速度。
五、控制系統(tǒng)與顯示故障
儀器的電子控制模塊故障會導致操作失靈或數據異常:
顯示屏異常:屏幕黑屏、花屏或顯示模糊,可能是顯示屏本身損壞、背光模塊故障,或控制板與顯示屏的連接線接觸不良。
按鍵失靈:操作按鍵因長期使用磨損、內部觸點氧化,或按鍵電路受潮短路,導致按壓后無響應。
程序運行故障:儀器啟動后程序無法進入抽提流程,或中途自動停止,多為控制主板故障、傳感器信號異常(如液位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失靈),或內部程序出錯(需重新復位或升級)。
六、機械部件故障
機械結構的磨損或卡滯會影響儀器運行穩(wěn)定性:
攪拌 / 循環(huán)泵故障:循環(huán)泵電機異響、轉速下降或不轉,可能是電機軸承磨損、葉輪卡滯(被雜質堵塞),或泵體密封件損壞導致液體滲漏進入電機。
樣品籃故障:樣品籃(金屬或塑料籃)變形、銹蝕,無法平穩(wěn)放置;籃底濾孔堵塞或破損,影響樣品與溶劑的接觸及抽濾效果;樣品籃升降機構(如導軌、電機)卡滯,無法正常抬起或降落。
故障排查通用建議
出現故障時,可先進行基礎檢查:1. 確認電源、氣源(若有)連接正常,溶劑充足且無泄漏;2. 檢查管路、接口、密封件等易損部件的外觀狀態(tài),更換明顯老化或破損的零件;3. 清潔濾料、過濾器及管路,排除堵塞問題。若為電路、溫控或真空泵等核心部件故障,建議聯(lián)系專業(yè)維修人員檢修,避免自行拆解導致二次損壞。